【楞嚴咒】(咒中之王)🌷大福德、大智慧💕容貌莊嚴、心得安樂🙏🏻🌷 消除惡運障礙*積聚福德*佛教靜心版🌿Shurangama Mantra (Pinyin)

2023 ж. 21 Там.
58 442 Рет қаралды

楞嚴咒出自楞嚴經,全稱『佛頂光明摩訶薩怛多般怛藍無上神咒』,楞嚴咒是咒中之王,亦是咒中最長者(2622字),末法時代,是個魔氣盛,正氣衰的時代,妖魔鬼怪到處興風作浪,搞得人心敗壞,世界不得安寧,而這些妖魔鬼怪一般凡夫的肉眼是辨別不出的,除非你開五眼六通。
這些魑魅魍魎最懼怕的就是楞嚴經和楞嚴咒,因為楞嚴經講的道理太真,楞嚴咒的力量又威強,使得這些雜形異類聞之,都變得老老實實,膽戰心驚,不敢隨便放肆。
#楞嚴咒 #楞嚴經 #ShurangamaMantra

Пікірлер
  • 🥰♥️給看這留言的你♥️ 是俊美你好 💯♥️祝福你健康平安 ♥️多福多壽 ♥️財源廣進 ♥️ 幸福快樂♥️事事順利 ♥️ 書名:群書治要 1.孔子說:「君子必先使自己身心安穩,然後才可以行動;必先換個角度為人著想,使自己心平氣和,然後再開口說話;必先以誠信待人,建立信譽,然後才可以提出要求。君子能修養這三點,所以與人和睦相處,無所偏失。」 2.對於賢德的人,應親近學習而又禮敬尊重,內心畏服而又孺慕愛載。對於喜愛親信的人,要了解他的短處;對於嫌棄憎惡的人,要了解他的長處,並且明白對方也有本性本善的良心。 3.不尊重他人,隨意輕慢戲弄,就會喪失做人應有的道德;沉溺於所喜好的事物之中,乃至於不能自拔,就會喪失自己原有的志向。 4.君子勤奮學習以積累學問道德,有疑難則虛心請教來明辨真諦,用寬恕厚道的存心來待人接物,用仁慈博愛的精神廣行於天下。 5.將要叛變的人,說話時流露出慚愧;內心多疑的人,說話毫無條理,像樹枝一樣分散雜亂;吉祥善良的人,話少而且話好;性情浮躁的人,話多而且雜亂;誣害善良的人,言辭飄忽不定;失去操守的人,言辭表現出理虧。 6.孔子說:「如果一個人有周公那樣的才華和辦事能力,但是驕傲而且吝嗇,不肯分享,其餘雖有小善,也就不值得一觀了。」 7.君子做到以禮治身,便能與一切人事物和諧共處,而內心平和毫無怨恨。 8.仲弓請教如何實踐仁德。孔子說:「出門與人相見,像接待貴賓一樣恭敬,差遣民力像承擔重大祭祀一樣慎重。凡是自己不願接受的事情,不要強加於人。在諸侯的國家裡沒有人怨恨,在大夫的封地沒有人怨恨,無論在哪裡做事,都不會使人抱怨,這便是仁德。」 9.要引以為戒啊!不可多話,多話容易因為輕慢心而說錯話,最後招來禍害;不可多事,多事容易因為內心浮躁而做錯事,最後引來禍患。處於安樂時要提高警戒,不做會讓自己後悔的事。 10.孔子說:「要求自己要從嚴,要求他人要從寬,就能遠離怨恨。」 11.孔子說:「我與他人的相處中,他人的言行,必定有可以讓我學習效法之處。選擇他好的方面向他學習,對他做得不好的地方,反省自身,若有類似情況,則自我改正。」 12.周公對兒子伯禽說:「君子不疏遠他的親族,不讓大臣抱怨不被任用。對老臣舊友,如果沒有惡逆等重大罪過,就不要遺棄他。不要對人事事要求做到完善無缺。」 13.勤學不厭倦,這樣才能對治自身習氣,提升自身修養;教學不厭倦,這樣才能教育感化別人。 14.見識高明的人在事情還未萌生前就能預見,有智慧的人在危險還未形成前就能避開;禍患大多藏在隱密細微之處,而在人們疏忽時發生。 15.古人曾說,人難以做到的有兩件事,一難是樂於別人指出缺點並加以改正,二難是把別人的錯誤指出來告訴對方。 16.聽任自己的好惡,就有不能明察人才的弊病;聽受外來的訊息,則容易造成彼此認知上的偏差。對認識的人,以自己印象的好壞,而不能客觀公平地對待;對不認識的人,容易以人情關係擾亂了原有的制度。 17.孔子說:「人的本性本來是相近的,都是純淨純善的,由於個人後天的習染不同,差異就愈來愈遠了」。 18.奸巧詭詐不如樸拙誠實。 19.孔子說:「一個人如果沒有深遠的思慮,他必然隨時遭遇不可預測的憂患。」意謂,就辦事方面,無論大小,目標要遠大,辦法要周詳,又要預防流弊;做人方面,也要有遠大的志向、長久的規劃,否則憂患就在眼前。 20.能利益天下的人,天下人也會利益他;危害天下的人,天下人也會危害他……有仁德的人在位時,天下人都依附他,沒有別的原因,只因為他善於為天下人謀求福利罷了。 21.君子有三種借鑒:明鑒於前事,明鑒於他人,明鑒於銅鏡。以前事為明鑒,可吸取教訓;以他人為明鑒,可效法賢德;以銅鏡為明鑒,可看清自我。 22.傲慢不可滋長,欲望不可放縱,志向不可過於自滿,享樂不可沒有節制。 23.我聽說忠誠善良可以減少人民的怨言和批評,沒聽說倚仗威勢能防止抱怨的。 24.審慎面對事情的結尾,就像剛開始一樣,至始至終謹慎對待,那就不會失敗。 25.調和精神氣息,克制憂慮,避免風濕邪氣的侵入,節制飲食,適當控制嗜好欲望,這些是長壽的良方。 26.老子說:「不記仇恨,反而用恩德去回報傷害我們的人。」 27.人的過失在於為死亡悲傷卻不珍惜有限的生命,常對過去的事情後悔卻不慎重考慮將來。總是常說:「既然已經如此」,又喜歡爭辯過去的往事,荒廢於今日,更懈怠於將來的時光,就這樣一直到老。 28.聖人無私而不積藏,有德則教愚,有財則濟人,盡其所有來幫助別人,自己反而更充足。因此,天道是全然利益而不侵害萬物;聖人之道是遵循自然法則,幫助世人而毫不爭奪。 29.老子說:我有三種法寶,要保持而且要永遠守住。一是仁慈,二是節儉,三是不敢居於天下人的前面。 30.聖人待人守柔處下,就好像掌握左契,只給與人而不向人索取。有德者待人如同聖人執左契一樣;無德者待人就如同執掌賦稅,只向人索取而不給與人。天道毫無偏私,永遠降福給與而不取,完全合於天道的善人。 31.曾子說:「在上位的人失去為政之道,民心離散已久。如果掌握了百姓犯罪的實情,就應該哀憐體恤他們,而不要因為自己的辦案能力沾沾自喜。」 32.在童蒙時期培養孩子純正無邪的品行,這是一項神聖的功業。 33.孔子說:「我曾經整天不吃飯,通宵不睡覺,去冥思苦想,但毫無獲益,不如學習聖賢的經典。」 34.孔子說:「君子有九個方面值得深思熟慮。觀看,要慎思看得明白;聽受,要慎思聽得清楚;臉色,要慎思表現溫和;容貌態度,要慎思謙恭有禮;發言,要慎思誠實不欺;做事,要慎思認真嚴謹;疑惑,要慎思請教提問;發怒,要慎思會有後患;每有所得,要慎思合於道義。」 35.如作一年的規劃,沒有什麼事比種植五穀更為重要;如作十年規劃,沒有什麼事比栽種樹木更為重要;如作終身規劃,沒有什麼事比培育人才更為重要。 36.孔子說:「身為子弟,在家要孝敬父母,出外要恭敬長輩和上司,做事要謹慎小心,說話要言而有信,要博愛眾人,親近有仁德的人。實行這六事以外,再學習古聖先賢的典籍。」 37.能利益天下的人,天下人也會利益他;危害天下的人,天下人也會危害他……有仁德的人在位時,天下人都依附他,沒有別的原因,只因為他善於為天下人謀求福利罷了。 38.勤學不厭倦,這樣才能對治自身習氣,提升自身修養;教學不厭倦,這樣才能教育感化別人。 39.孔子說:「君子成全別人的善舉,不促成別人的惡事。小人相反,見人做善事就嫉妒、做惡事便贊成,這是天理所不容的。」 40.君子為人必專心致力於根本,根本建立了,道德就會隨之產生。孝順父母、友愛兄弟,就是仁的根本啊! 41.君子遮掩別人的過錯來長養自己的厚道美德,小人則詆毀他人的善心善行來標榜自己。 42.曾子說:「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:為他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盡力了?與朋友交往是不是講究信用了?老師傳授的,同時也是自己將傳給學生的學問,是不是已經反覆溫習並身體力行了?」 43.孔子說:「孝道,是德行的根本,一切教化都是從孝道的基礎上產生出來的。」 歡迎翻印。

    @user-ve8pv7ty8d@user-ve8pv7ty8d2 күн бұрын
  • 南無楞嚴會上佛菩薩

    @ching-luehchang8256@ching-luehchang82564 ай бұрын
  • 听了很舒服,越听越喜欢,我每天都有念,可是没有念到这么好听🙏🙏🙏

    @vivianwong3940@vivianwong39404 күн бұрын
  • 南無阿彌陀佛。🙏🙏

    @MrSky21448@MrSky214484 күн бұрын
  • 太棒了速度剛剛好 對我們剛剛學習者剛剛好 感恩謝謝您們!

    @hoge3646@hoge36467 күн бұрын
  • 祈请, 楞嚴咒, 功德迴向 : 1)無始劫來, 所有的一切眾生,累世冤亲债主 ; 2) 十法界眾生 ; 3) 一切地獄眾生; 4) 盡虛空遍法界眾生 ; 5) 一切眾生累世父母 ; 6) 一切眾生历代祖先 ; 7) 輪回中的一切眾生. 成就菩提離苦得樂 , 救護加持, 業障消除, 福慧增長,佛力加持, 順利往生佛國淨土。

    @LIM_Khuan@LIM_KhuanАй бұрын
  • 頂禮 法師 與 諸 佛菩薩, 弟子 隨喜此持咒 殊勝功德, 迴向法界諸眾生 入佛知見 六道清涼 悉發菩提心 迴生佛國淨土 ! ❤ 南無 阿彌陀佛。

    @davidhuang3422@davidhuang34222 ай бұрын
  • 南無楞嚴會上佛菩薩 南無楞嚴會上佛菩薩 南無楞嚴會上佛菩薩 🙏🙏🙏

    @wzqwinwhong4414@wzqwinwhong44146 ай бұрын
    • 😂😅😂😅😂😅😂😅😂😅😂😊😂😅😂😅😂😅😂😅😂😅😂😅😂😅😂😅😂😅😂😊😂😅😂😊😂😂

      @BudiYanto-yn1wm@BudiYanto-yn1wm6 ай бұрын
    • 😂😅😂😅😂😅😂😅😂😅😂😅😂😅😂😅😂

      @BudiYanto-yn1wm@BudiYanto-yn1wm6 ай бұрын
    • 😂😅😂😅😂😅😂😅😂😅😂😅😂😅😂😅😂😅🎉😅😂😅😂😅😂😊😂😊😂😂

      @BudiYanto-yn1wm@BudiYanto-yn1wm6 ай бұрын
    • 😂😅😂😅😂😅😂😊😂😂

      @BudiYanto-yn1wm@BudiYanto-yn1wm6 ай бұрын
  • 南无阿弥陀佛感恩三宝🙏🙏🙏

    @xinzhang2459@xinzhang24593 ай бұрын
  • 阿彌陀佛

    @user-wy1nc9gb7i@user-wy1nc9gb7i3 ай бұрын
  • 願此功德回向兒子早日找到理想房子、有老師、同學、房柬貴人相助、小人遠離諸佛加持、考試運好、考試順利通過

    @user-yy5pp1mg2e@user-yy5pp1mg2e18 күн бұрын
  • 在右上角工具可以將播放速度調快或慢,試試看喔!

    @user-ew3tr5lz7j@user-ew3tr5lz7j2 ай бұрын
  • 感恩🙏南无阿弥陀佛😊🙏🙏🙏

    @ghgwai3943@ghgwai39432 ай бұрын
  • 感恩南無楞嚴會上 佛菩薩🙏🏼🙏🏼🙏🏼

    @user-lt1px6wr6b@user-lt1px6wr6bАй бұрын
  • 南無阿彌陀佛🙏🙏🙏

    @user-fl8jt7jg3v@user-fl8jt7jg3v26 күн бұрын
  • Nam Mô Lăng Nghiêm Hội Thuợng Phật Bồ Tát Nam Mô Lăng Nghiêm Hội Thuợng Phật Bồ Tát Nam Mô Lăng Nghiêm Hội Thuợng Phật Bồ Tát..

    @cenwaythach3599@cenwaythach35993 ай бұрын
  • 勿尚名勿自贵 勿自欲勿妄于勿沉溺于音色美时 举世利人此心于物 柔弱不争 周人之急 救人之穷 施恩不求报。 昨日花开满树红 人间生命有谁举 百年大小枯荣事 过眼魂如一萝中。 世上没有不离开你的人与事。要懂的独自一人的心来与去。生老病死之路就是悟出这世上没有不离之道。所以一走就是离之路。不离什么会到呢? 谁能把人生看得清澈透明? 见过花开就好了 何必在乎花落谁家。 一棵树 一朵花 一片叶 一场雨 一生人 一修行。 我只不过是一个过路客。 睡佛只能自己醒🙏

    @guruchoykokkee@guruchoykokkeeАй бұрын
    • 🙏🙏🙏🙏🙏🙏🙏

      @sinboonhiong285@sinboonhiong285Ай бұрын
  • 音頻與之共振,能量極強。

    @vc3339100@vc3339100Ай бұрын
  • 感恩

    @user-ku6zp5xp3f@user-ku6zp5xp3f2 ай бұрын
  • 人生是挑战,是奋斗,是学习,是动脑筋,胜利就在这日积月累之中。如果陷于“被动”﹐无论身处怎样自由的环境﹐都将变为“不自由”的自己。如能抱起“主动”之一念﹐不管你处境多麽得不自由﹐但最终定能成为“自由”的自己。要在未来这场比赛中获胜,关键是现在,必须赢得每一分每一秒。坦率的一句话打开心扉。在勇敢的对话中加固人与人的纽带。就算直视着人类所面对的重大危机,我也不会沦于“末日思想”。因为我深信,不宣扬恐慌,以希望来引导,人类才可方向无误地向前迈进。

    @guruchoykokkee@guruchoykokkeeАй бұрын
    • 那你是没遇着什么大事儿

      @user-eu4ur5lk2g@user-eu4ur5lk2gАй бұрын
  • ❤❤❤🎉🎉🎉😊😊😊 感恩 。。。

    @The123waterboy@The123waterboyАй бұрын
  • 工科加油 我是理科喔!

    @joanna0520@joanna05203 ай бұрын
  • 這個版本比較接近梵音

    @viviennehsu5608@viviennehsu56083 ай бұрын
  • 苐一次接听楞嚴咒非常想跟可否-.字慢慢的唱感恩

    @cindydang9209@cindydang92093 ай бұрын
    • 可按右上角齒輪狀的圓形,會出現播放速度的選項。

      @childrendiscipline@childrendiscipline3 ай бұрын
    • ​@@childrendiscipline手机里有这样的设置吗?

      @ghlim692@ghlim6922 ай бұрын
    • ​​@@ghlim692你就用手指在图里和尚身上点1次,山上的佛寺就会出现齿轮了,点开它就可以设置影片数度快/慢。

      @VC_1616@VC_16162 ай бұрын
    • 也有慢的

      @wenxiangwang2258@wenxiangwang22582 ай бұрын
    • 这个版本已经很慢了

      @arvinma440@arvinma4402 ай бұрын
  • 🙏🏻🙏🏻🙏🏻❤️南无阿弥陀佛❤️🙏🏻🙏🏻🙏🏻

    @jennychua3882@jennychua3882Ай бұрын
  • 强啊!😅印堂跳啊!跳啊!😊汉密的特点是规范,扔掉梵语中汉语无法接轨的发音。但是普通人读起来就难了😢,我读汉咒起来,一个头两个大。

    @homanhuang2054@homanhuang205420 күн бұрын
  • 🙏🙏🙏

    @ben.Ch11@ben.Ch112 ай бұрын
  • 在平日修法迴向時加入此一懺悔業障、解冤釋結的迴向,或專修懺悔法迴向。詳見:業障重者,改命治病最易之法門-《懺悔法門》 專供解冤釋結型迴向範例: 解冤偈: 「因果生生報不停,惡緣孽債兩相尋,從今解脫千年結,善道頻開福德門。無上解冤結菩薩摩訶薩。」(三遍) 可以在迴向前誦此解冤偈,表達願以此功德與冤親債主解冤釋結的意思,之後在選擇以下其中一種回向: 【無指定的冤親債主(泛指無形的業障)的迴向】: 一心祈請南無大慈大悲阿彌陀佛、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、南無無上解冤結菩薩 慈悲作主。(三稱三拜),弟子○○○今日願與我的冤親債主、無形業障懺悔往昔所造諸惡業,並將此修法功德迴向超度我的冤親債主、無形業障,願仰仗佛力的加持,化解祂們心中的怨恨、身心的痛苦,並幫助祂們離苦得樂,破迷開悟、往生淨土。(此迴向解冤釋結的效果最大) 其他迴向請參考《常用迴向偈合輯》 ) 在佛法的功德當中,最簡單、最殊勝的,就是「唸佛」。一個人就算不認識字,不能誦其他的經、咒,也沒有時間跟體力去朝山、拜懺,但他只要念「南無阿彌陀佛」就可以了。這個方法簡單容易,大家都做得到。 如果時常念佛,不只生生世世的業障能夠化解,也可以使我們徹徹底底離開三界六道的輪迴,往生極樂世界,決定成佛。到那個時候,就能夠顯化十方世界,包括生生世世以來的祖先、親人、冤親債主,或其他任何眾生,我們都有能力跟愛心去超度他們。

    @user-dt6ob6wj3b@user-dt6ob6wj3b2 ай бұрын
    • Amituofu

      @suiyeunchiu7913@suiyeunchiu79132 ай бұрын
  • 咒語非佛說,學佛應主內修:戒、定、慧 經常有人宣傳持咒就可以清除業障、不墜三惡道,獲福報、升官、發財、抄捷徑、快成佛,這種觀念並不正確。佛教講究因果報應,念一念什麼就能改變自己的因果及業報,是太荒誕及兒戲。 《中阿含經》佛陀云:「若見諦人生極苦甚重苦,不可愛、不可樂、不可思、不可念乃至斷命,捨離此內,更從外求。或有沙門、梵志,或持一句呪,二句、三句、四句、多句、百千句呪,令脫我苦,是求苦、習苦、趣苦、苦盡者,終無是處。」 ── 《阿含經》為現代佛學公認最接近原始佛教的經典。 佛法的根本是求解脫,遠離生死輪回,因此若以持咒來尋求自我解脫,佛陀說無有是處,而眾生應以自修、內力修行方式:四念處、八正道、五戒十善、禪定等,來成就解脫。 咒語,是來自於印度婆羅門教,不是來自於佛教本身。在佛陀的初期佛教中,是不存在所謂佛咒的。佛陀未曾教導咒語,是因為念咒並不能斷除煩惱,亦無助於修習解脫之道,眾生依賴念咒亦會忘記自身修煉。 咒語跟佛教的因果報應,以及四聖諦等主要思想相違背。四聖諦(苦、集、滅、道) 是佛陀第一次說法的主題,明確表達娑婆世界是苦的,因此需要學習解脫生死輪迴得涅槃。如今若持咒念咒就能解苦,甚至獲福報,那麼佛陀往後向眾生說法(教導生命的真理)豈不是多此一舉?直接介紹念咒方便又節省時間。一方面推銷矛,一方面推銷盾。 佛教經歷二千五百多年,原始佛教的教義和戒律,於傳承及演繹過程中或有可能失真,甚至被編成美麗傳說。漢傳佛教的吃素,也並非佛陀所說,是基於梁武帝蕭衍對經典的個人解讀,而提倡素食,結果自己晚期不但沒有福報,更是於囚禁中餓死,淪為笑柄。佛陀在世時,僧團是以托缽乞食為生的,所以佛陀並沒有禁止僧人吃肉,但需要為“三淨肉”,也要持不殺生戒。 本文引用的《阿含經》內亦有咒語,也是後期被人編譯加上的。不少大乘經典更是在初期佛教《阿含經》約五百年後才出現,嚴格上大乘佛教經典只能作為參考書。《阿含經》是記載佛陀根本思想言行,遺憾的是南傳佛教在中國傳統裏受到冷落。佛陀教導我們遇到任何教法,須以智慧判斷,隨便地相信或不信,那都是迷信,是愚痴的行為。 咒只是工具,內修(禪修)才是你的自性,眾生學佛需要做的事。佛陀的教導,是強調智慧、覺悟和實踐。通過智慧來斷除煩惱,根除苦之因。 若你能閱讀到最後,代表與原始佛法有緣,願各位能修正道證得涅槃。 《長部.大念處經》佛陀云:「諸比丘,這是使眾生清淨、超越憂愁與悲傷、滅除痛苦與憂惱、成就正道與現證涅槃的單一道路,那就是:四念處。」

    @JACCCF@JACCCF2 ай бұрын
    • 佛法的智慧無邊無際,帶給娑婆世界的人給予心靈上的支持,在末法年代,佛陀已涅槃,我們能皈依的就是佛敎經典。修行是修自身的身口意,咒語、聖號是隨身法門,與佛菩薩連結最快的語言,不因時間、地點、甚至在惡夢中、彌留之際都能跟佛菩薩連結,如遇厄難,能得慈悲平安渡過。不因咒語方便而偏廢經典,不因經典艱澀而退本師釋迦摩尼佛的諄諄教誨。

      @viviennehsu5608@viviennehsu5608Ай бұрын
    • @@viviennehsu5608 咒語不屬佛教,我已解說清楚。而咒語本來是印度婆羅門教跟神溝通的語言。大乘佛敎經典,跟原始佛陀時期的佛教相距500年,並不是真正佛典,都是由後人編寫,基本上只是參考書。學習習正統的,可以參看巴利三藏或阿含經。我們是信佛,不是信人,所以跟著佛陀的道路行就是了,而佛陀的經歷沒有所謂的方便法門。

      @JACCCF@JACCCFАй бұрын
    • 這是我的見解,雖然佛的終點是不再有煩惱,通過不認同或包容所有的實相,從而做到沒有起心動念,真正解脫。基本上做任何事只要專心一致沒有任何妄念,也可以達到某一種的定,但是專心做不同事情可以從中得到不同的智慧。而所謂咒語或者說梵語,是說給潛意識聽的,當然人可以修到十分專注之後,也能夠從中得到咒語背後的智慧。雖然都任何事情都可以是修行,但是練咒語的好處是能夠了解咒語背後的智慧,通常關於佛的咒語,是關於靈性背後的真相,所以得到這方面智慧的人會更加專心朝向解脫的方向,這是做其他事情不能做到的。

      @Simon_Yuen918@Simon_Yuen918Ай бұрын
    • 另外這段影片的標題如果不這樣寫,可能一般人不會有興趣,而失去了一個機會接觸真相的機會,畢竟周圍的影片標題都是這樣的有吸引力

      @Simon_Yuen918@Simon_Yuen918Ай бұрын
    • @@Simon_Yuen918 真相就是佛教本冇咒語,咒語是來自印度婆羅門教的。而目前大部份9成以上的宣傳,什麼一諗就去除業障等等,都是假的,是犯了妄語。你如果標示為印度教咒語沒有問題,但標示佛咒是虛假的。 正如你說,標題不這樣寫人們可能沒有趣,也正反映出人們的貪瞋癡,貪婪欲望,是學佛者不應有的。我的原文已解說非常清楚,佛陀教導我們四聖諦、四念處、八正道、五戒十善、禪定等,來成就解脫,是沒有諗咒這件事。

      @JACCCF@JACCCFАй бұрын
  • ,没有必要去算多少个字。这是翻译文。算字不准。

    @ffdd8364@ffdd836426 күн бұрын
  • 南無楞嚴會上佛菩薩

    @regina.yia1231@regina.yia12312 ай бұрын
KZhead